首页 资讯 正文

印度“阵风”折翼,背后的真正较量……

体育正文 10 0

印度“阵风”折翼,背后的真正较量……

印度“阵风”折翼,背后的真正较量……

本文(běnwén)转自【央视军事】; 双方出动大批战机猛烈交火(jiāohuǒ) 过去印巴冲突多为地面(dìmiàn)战斗 此次出现大规模空中(kōngzhōng)作战 这不仅是双方作战平台性能(xìngnéng)的 更是两国空战体系的(de)深层碰撞 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(xìjié)? 5月7日,印度武装部队发起(fāqǐ)代号为“朱砂”的行动,打击巴基斯坦和(hé)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设施。 随后,巴基斯坦方面宣布,击落5架印度战斗机,包括3架法制“阵风”战斗机,一架苏(sū)-30MKI和一架米格-29,另外还有一架“苍鹭”无人机。一名巴基斯坦高级安全官员透露,印巴双方共出动(gòngchūdòng)125架战机(zhànjī),激战时间超过一小时,双方均未离开(líkāi)自己的领空,导弹交战(jiāozhàn)距离有时超过160公里。 ▲ 印军“阵风(zhènfēng)”战斗机 军事专家王明志表示(biǎoshì),此次空中作战体现出4个特点: 规模较大。双方作战(zuòzhàn)飞机投入在100架以上,这是2019年之后,印巴之间规模最大的(de)一次空战。 一次空中进攻作战和防御性制空作战之间的对决。印度对巴基斯坦和巴控(bākòng)区域(qūyù)9个目标(mùbiāo)进行了空中打击,而巴基斯坦通过防御性的制空,对印度作战飞机进行了远程打击。 一次(yīcì)超视距空战。没有近距离的格斗,双方飞机都在(zài)各自国家所控制的空域内进行视距之外的对决。 体系(tǐxì)战斗力是这一次空战决定性的因素,多种平台(píngtái)在信息网络体系的联动之下采取行动,体系战斗力的高低,决定作战效能的高低。 巴基斯坦“精兵(jīngbīng)”策略 建立三军空地一体指挥体系(tǐxì) 虽然巴基斯坦(bājīsītǎn)空军所有第四代战斗机加起来,还没有印度空军苏-30MKI一款战斗机的数量多(duō)。但规模并不能反映(fǎnyìng)巴基斯坦空军的真正实力。 歼-10CE是巴基斯坦空军目前最(zuì)先进的战斗机,它是全天候、单发单座多用途战斗机,具有体系协同作战能力,强电磁对抗环境下超(xiàchāo)视距(shìjù)多目标攻击能力,以及多模式对地精确打击等能力。 JF-17“雷霆”战斗机(zhàndòujī)是巴基斯坦空军的(de)中坚力量,其中最新型的Block3型与之前的型号相比,快速攻击指向能力得到提升,在近距战斗时更具优势,机头还换装了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,让战机的超视距空战和(hé)多用途能力有了质(zhì)的飞跃。 此外,巴基斯坦空军还装备有F-16、“幻影”Ⅲ、“幻影”Ⅴ战斗机,萨博-2000“爱立眼”和(hé)ZDK-03预警机(yùjǐngjī)。 ▲ JF-17“雷霆”战斗机(zhàndòujī) 目前,巴基斯坦建立(jiànlì)了三军(sānjūn)空地一体的指挥体系,使得巴基斯坦空军掌握着信息化、数字化(shùzìhuà)、网络化、体系化作战的先机,也让巴基斯坦的“精兵”策略,能有的放矢地开展。 军事专家王明志:“巴基斯坦建立(jiànlì)的(de)作战体系,其精细的程度都是经过优化考虑的,是一个完整解决方案。相较于印度‘大杂烩’的体系,巴基斯坦体现出来杀伤链闭合的效率(xiàolǜ),双方不在一个档次上。” 印度(yìndù)装备“大杂烩” 空军(kōngjūn)建设面临新矛盾 近日,印度(yìndù)空军计划为其现役“阵风”战斗机换装印度国产的(de)“阿斯特拉”空空导弹,升级空战射程。 军事评论员魏东旭(wèidōngxù)分析认为,印度在推进空军(kōngjūn)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当中,出现了一个新的矛盾(máodùn),就是武器系统国产化和迫切的任务需求之间的矛盾。 魏东旭表示,LCA“光辉”轻型战斗机是印度独立自主研发的,所以(suǒyǐ)它在设计、改造的过程当中,肯定(kěndìng)已经考虑到了印度国产“阿斯特拉”MK1型空空导弹的兼容问题(wèntí)。“但‘阵风’要想挂载‘阿斯特拉’导弹,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,还需要和法国层面去进行谈判。但是(dànshì)当任务来临,不可能(kěnéng)等你完成所有的问题才能出发。” “这也带来了警示(jǐngshì):针对一款(yīkuǎn)武器装备研发、采购时,还是要瞄准最迫切的任务(rènwù)需求,看一看哪些情况应该优先处理,或有没有应急方案。” 来源:央视军事综合CCTV-7《兵器面面观(miànmiànguān)》
印度“阵风”折翼,背后的真正较量……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